导读:1、有谁知道鉴湖女侠秋瑾的生平?『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她的诗句吗?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

秋瑾尿多吗,有谁知道鉴湖女侠秋瑾的生平?『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她的诗句吗?

1、有谁知道鉴湖女侠秋瑾的生平?『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她的诗句吗?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秋瑾

中文名称: 秋瑾

又名: 别署鉴湖女侠 原名闺瑾 号竞雄 字璇卿 小名玉姑

性别: 女

民族: 汉

生 卒 年: 1875~1907 生平简介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小名玉姑,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随丈夫寄居北京,目睹国势危急,清廷腐败,立志献身救国事业。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与陈撷芬成立共爱会,与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1905年初回国省亲,结识蔡元培、徐锡麟,加入光复会。7月再赴日本。9月加入同盟会,被推选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初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次年创办《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继与徐锡麟分头准备于浙、皖两地同时举事,被推举为大通学堂督办,往来于沪、杭间,联络沪、浙军队与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7月13日因事泄被捕,15日凌晨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后经友人收殓,安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著作编为《秋瑾集》。

秋瑾尿多吗,有谁知道鉴湖女侠秋瑾的生平?『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她的诗句吗?

2、能告诉我秋瑾穿和服拿短刀拍照的寓意吗,特别是穿和服的意义?

这张照片在辛亥革命史上非常有名。秋瑾东渡留学,痛恨清廷丧权辱国,发出“要将乾坤力挽回”的呐喊。同盟会、光复会诸同志因此也讨厌脑后的辫子,身上的满族服饰,于是在日本的革命者中流行除辫易服,即剪掉辫子,换上日本式的学生装——中山装实滥觞于此。秋瑾某日穿一身整齐的和服,拿一把短刀,去照相馆郑重留影,以示与满清的决裂。她在此间。写过至今读来血脉贲张的豪迈诗句:“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从服饰史的角度来分析,和服与西装甚至旗袍相比较.和中国传统的汉族服装更有亲缘关系。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就是取法中国汉唐以来的传统服装,而有改进。和服和中国清代以前的汉服,其共同的特点是:右衽、大襟、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这和马褂与旗袍区别甚大,所以孔子在夸赞管仲时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胡服是左衽。

汉服、和服的同源,不仅在中国,连日本也承认。同盟会元老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记载一件逸事:日本横滨教导华侨子弟的大同学校校长、康有为的高足徐勤一次身着西服。去拜见日本著名的汉学家根本通明,根本见之肃然问道:“贵国崇奉孔圣人者,亦效夷狄之服乎?”

中国素重衣冠的符号性作用,衣冠所传达出的是独特的文化信息:甚至包括本人的价值观。但是,这样的判断不能无限地联想。日本军队曾经侵略过中国,国耻不能忘,毋庸讳言。但与汉服同源的和服,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没有任何的“原罪”,它和作为军国主义标志的“二战”时日本军服、军旗完全不一样。就如欧洲人包括德国人在内坚决排斥纳粹徽章和党卫军军服,而不排斥德意志民族的传统服饰。

如何将历史和现实,将政治和生活区分开,在“抵制潮”接连不断的当下,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自信的民族,乃至一个自信的人,其实不会将二者轻易纠缠在一起,不分彼此。“二战”中,美国和中国是同盟者,日本是两个国家共同的敌人。“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栽种了一片樱花林,而今,华盛顿的樱花之盛仅次于东京,为北美之首,每年4月,美国人在日本赠送的樱花林中徜徉留连。我们并不能因此说美国人忘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段历史。

当然,举美国为例,有人会以“国情不同”来反驳我。那么,让话题再回到清末和民国初年那些留日的中国人,他们多数受日本文化影响甚深,包括鲁迅在内的留学生,喜欢日本的器物乃至生活方式。郁达夫在病中怀念日本的酱汤,并盛赞日本社会的秩序井然,而说当时的中国人过着“土拨鼠”一样的生活。现在若让一些“爱国”人士评价,这是不折不扣的汉奸言论。可一个人是否爱自己的祖国和他是否喜欢外国的文化没有必然的联系。一生都酷爱日本文化的两个浙江人中,周作人成了汉奸,郁达夫则成为被日本军人杀害的烈士。

那几位嚷着和服母女“滚出去”的学生,据说是信息学院的。我们知道,日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异常发达。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今天,他们日后若被日本公司录取,会不会拒绝?或者他进了中资公司,而公司要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他们会像对待和服母女那样大声地说“不”吗?(此文作者:十年砍柴 作于2009年3月)

秋瑾尿多吗,有谁知道鉴湖女侠秋瑾的生平?『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她的诗句吗?

3、满江红秋瑾是婉约派吗

不是。满江红秋瑾不是婉约派,满江红小住京华是清朝秋瑾的作品,是豪放派。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4、秋瑾就义前提了什么条件?后来被同意了吗?

秋瑾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驱,她和许多当时的有志青年一样,主张推翻延续了五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但也因为她的所作所为触犯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在从事革命活动之后不久,她便被清朝抓获并英勇就义。

在她就义之前,她曾向当时抓捕她的官员李钟岳提出了三个条件,不过李钟岳只同意了两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秋瑾此人的生平事迹。

秋瑾出生于福建省,得益于她的好家世,她曾得到过良好的教育,无论是眼界还是学识都不输给当时读过书的男子。后来她还曾赴日留学,受更加开放、先进的思想理念熏陶,回国之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

在光绪三十三年回国之后,她成为了任大通学堂督办,与学堂中的各个志同意合之士一起共商革命大业,后来被清朝极力打击并抓获,最后在浙江就义,时年三十二岁。

秋瑾活跃期间多次参加关于女权、革命的演讲活动,除了是革命先锋,她也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为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生不逢时,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爱国青年最终还是陨落在清朝统治阶级的迫害下。

其次再说说李钟岳为什么应准了秋瑾就义前的两个条件。

实际上李钟岳非常崇拜秋瑾等爱国革命青年,他虽没能得到国家重用但也始终抱着一颗爱国之心。所以在上面下令要求他立刻查封秋瑾等人所在的学堂之时,他一拖再拖,为学堂中的学生逃跑提供了绝佳条件。

在重重压力之下,他所能做的,就是在秋瑾就义之前问其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于是秋瑾便提出了三个心愿:一是写家书,而是不绞首,三是不脱衣。

其实这三个条件都很合理,但是迫于朝廷威胁,李钟岳也没有办法了却她的第一个心愿,只能尽自己所能保证秋瑾死得有尊严一些。后来李钟岳还为自己没能保住秋瑾感到十分愧疚,在因包庇秋瑾的罪名而被罢官之后自缢于家中,时年五十三岁。

所以说,李钟岳主观上是非常想要替秋瑾完成心愿的,但是客观条件并不允许他做这样的事。而秋瑾的三个条件也并刁钻,皆是人之常情。

作为看客,我们为秋瑾所做出的革命事业感到热血澎湃,为李钟岳顶住压力保护国家希望的作为感动不已,也为清廷腐朽顽固的思想而愤懑无奈。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庆幸自己处在一个开放、富强的时代,同时,我们也要继承前辈们的优良思想,为祖国的未来不懈奋斗。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若涉及到侵权,请联系youxikuang@hotmail.com